首頁 / 媒體中心
日期:2018-09-20 00:00:00
什么是裝配式建筑
裝配式建筑是指工廠預制、現場裝配而成的建筑,具備保溫、隔音、防火防蟲、節能、抗震等功能,通俗理解就是“拼積木”式建筑。分類看主要包括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現代木結構建筑。與傳統建筑相比,更加強調標準化、模塊化,從前端的設計、到施工、裝修等各個環節都是,因此效率也更高。
國內外現狀對比
裝配式建筑在國外應用較為普遍,最早來看法國起步較早,美國、瑞典、丹麥、德國等基本都是在上個世紀得到規?;占?裝配式建筑占比基本在90%上;亞洲如日本、新加坡則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推廣開來,目前裝配式建筑占比也都是70%以上;我國雖然引入裝配式建較早,但是推廣并不快,單從政策角度看本世紀尤其是近年來才有較明顯發力。目前我國新建建筑中裝配式占比不到5%,今年年初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
推廣的催化及障礙
催化:政策是首要。2016年9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決定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并強調“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和常住人口超過300萬的其他城市為重點,加快提高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障礙:對目前房屋建筑部件生產裝配技術、成本、以及施工管理等都提出了更高考驗,尤其是成本,目前裝配式建筑并不比傳統建筑造價便宜。同時,業主消費習慣決定了短期內很難接受新的建筑體系?;诖?我們認為更大落地空間在于樣板房、拆遷房或者保障房,有政策推動及財力優惠。
對上游材料拉動的影響
率先受益的肯定是鋼結構企業,如杭蕭鋼構、鴻路鋼構、精工鋼構。從上游材料看,也有幾個方向需關注:1、保溫材料:具備規?;a能的A類阻燃材料龍頭,魯陽節能;同時,煙臺萬華、紅寶麗、東方雨虹等具備一定規模B類阻燃保溫材料;2、石膏板vs龍骨:北新建材是國內石膏板龍頭,裝配式建筑拉動石膏板及輕質龍骨等部品部件需求。3、BIM:收購東經天元和互聯立方各80%股權的太空板業,借此切入裝配式建筑。4、集成房屋:木質房屋也是裝配式建筑一個方向,恒通科技;5、圍護材料:外墻板、內隔墻板、樓板及屋面板使用的輕質發泡材料,太空板業。6、幕墻型材:主要是具備節能環保等龍頭企業,嘉寓股份、海螺型材、棟梁新材。綜上,首推魯陽節能及太空板業。
裝配式建筑接縫在滿足外圍護結構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應考慮建筑美學要求,即應從立面整體效果出發,可從以下幾點出發加以考慮: 1、合理規劃接縫位置,突出或削弱其在立面上的形象。 2、處理好接縫與外墻材料分格縫的關系,必要時可設置假縫。 3、利用預制構件高精度的特點,用拼縫作為建筑立面美學的元素。
什么是裝配式建筑 裝配式建筑是指工廠預制、現場裝配而成的建筑,具備保溫、隔音、防火防蟲、節能、抗震等功能,通俗理解就是“拼積木”式建筑。分類看主要包括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現代木結構建筑。與傳統建筑相比,更加強調標準化、模塊化,從前端的設計、到施工、裝修等各個環節都是,因此效率也更高。
我國現有的建筑技術路徑(稱之為傳統技術)形成于1982年,即鋼筋混凝土現澆體系,又稱濕法作業??陀^上講,雖然對城鄉建設快速發展貢獻很大,但弊端亦十分突出:一是粗放式,鋼材、水泥浪費嚴重;二是用水量過大;三是工地臟、亂、差,往往是城市可吸入顆粒物的重要污染源;四是質量通病嚴重,開裂滲漏問題突出;五是勞動力成本飆升,招工難、管理難、質量控制難。這表明傳統技術已非改不可了,加上節能減排的要求,必須加快轉型,大力發展工廠化裝配式建筑。 傳統技術是我國建筑行業目前主流的現場澆筑施工模式,即從搭設腳手架、支模、綁扎鋼筋到現場澆筑混凝土的作業模式。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與現澆鋼筋混凝土建筑的區別在于不同的設計、生產、運輸和施工方式,由于需現場拼接,所以帶來了構件和節點的設計方法、施工方式的變化。兩種技術相比較,最大特點是生產方式的轉變,主要體現在五化上:建筑設計標準化、部品生產工廠化、現場施工裝配化、結構裝修一體化和建造過程信息化。其主要優勢體現在提升工程建設效率、提升工程建設品質、保障施工安全、提升經濟效益以及低碳低能耗、節約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等方面。
眾所周知,裝配式建筑是由預制構件現場拼裝而成的,構件之間的拼裝接縫在防水上一直是一個薄弱節點,特別是對于有些外墻板考慮抗震設計因素,接縫設計需要滿足一定范圍內可變形,更增加了接縫部位的防水難度。